石鑫华视觉 手机微信QQ:13450001061 / 18038383457

视觉技术

望远镜

文章来源:石鑫华视觉网时间:2022-09-15 15:54:15 点击:209

望远镜

望远镜,通过光学成像的方法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

 

望远距离、放大倍率、分辨率为望远镜重要因素。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望远镜能够观测的波段已经突破了可见光波段,从无线电到伽玛射线的各种波段的辐射都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望远镜收集。而观测的纪录介质,也从原来的人眼,胶片,发展到半导体电子元件(比如CCD)。而以现代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依托的后期处理技术更为人类满足远望的渴求提供了技术保证。

 

望远镜一般应用于远方观测或太空观测。

image.png

牛顿望远镜

image.png

各种天文望远镜

 

简史

望远镜是用以观测遥远物体,收集发射/反射电磁辐射的科学器材。其起源与发明人说法纷纭,较广为接受的说法追溯到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的镜片(眼镜)商制造商-汉斯·立浦喜(Hans Lippershey)。

 

望远镜的英语名称telescope由希腊语字根tele-(远距)及skopein(观看)结合而成。

 

伽利略使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对科学史有很大影响。例如月球崎岖的表面(当时仍普遍认定月球轨道内外天体由不同物质组成,推想天体表面平坦无瑕。);银河非为单一天体,而是由无数星体组成;以及木星拥有四颗卫星:埃欧、欧罗巴、干尼米德、卡利斯多,分别为木卫一至木卫四)最后更得到哥白尼于半世纪前所主张,日心说较地心说正确的结论。

 

虽然伽利略将他的观测结果写成24页的《星际信使》(Sidereus Nuncius),但他提出的观念并未迅速被接受。这可归因于望远镜之原理尚未明确,学者、教会坚持长久以来的信条,驳斥迦利略所见到的纯粹是光影上的幻觉。

 

迦利略的望远镜由凸透物镜和凹透目镜组成,这种望远镜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出版了《天文光学》,阐述了望远镜原理,他还把伽里略望远镜的凹透目镜改成凸透目镜,并为后来的天文学家所广泛采用。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

image.png

电磁波谱与地球的大气透射率(或不透明)和类型的望远镜,用形象的部分频谱。

分类

按工作波段的不同,望远镜可分为分

  • 光学望远镜主要以可见光为工作波段,由于光学系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

    • 反射望远镜

    • 折射望远镜

    • 折反射望远镜

    • 多镜面望远镜

    • 双筒望远镜

  • 射电望远镜主要以无线电波为工作波段

image.png

哈勃太空望远镜

 

体系结构

  • 光学系统

    • 棱镜系统

    • 物镜

    • 目镜

  • 机械系统

    • 望远镜的装置

      • 赤道仪

      • 经纬仪

    • 附件

      • 转仪钟

规格参数

  • 物镜口径

  • 放大倍数

  • 出瞳直径

  • 出瞳距离

  • 视场角度

  • 像场角度

制作工艺

  • 镀膜

  • 球面反射镜磨制工艺

  • 像差控制

  • 色差控制

类似光学产品

  • 显微镜

  • 放大镜

  • 眼镜

  • 监视器

  • 相机

  • 摄影机

首页
84162741QQ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