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5020M5M
UTRON FV-5025
VST SV-5018
VST VS-TC1.5-70
Computar TEC-M55
工业镜头成像质量对比评测
在机器视觉行业,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算是光源,然后是相机,再然后是镜头。别看一个小小的镜头,人眼看不到什么区别。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可以看得到的如光圈大小、对焦范围等,不太容易看到的如畸变、景深、分辨率、通光率等等。这些参数对成像总是会有一些影响。
本次评测,我们主要来看一看国产浩蓝光电生产的500万像素级工业镜头Azure-5020M5M,Utron的百万像素镜头FV-5025,VST的百万像素镜头SV-5018, VST的远心镜头VS-TC1.5-70,以及Computar的远心镜头TEC-M55。
图1参与评测的镜头相机光源样品等
1、VS-TC1.5-70;2、SV-2514H(不参与评测);3、SV-2514(不参与评测);4、SV-5018;5、FV-5025;6、TEC-M55;7、5020M5M;8、凯瑞斯CSR-24-ICOB同轴光源;9、BASLER PIA2400-17gm(评测用相机);10、AVT Stingray F504B(未参与评测);11、AVT Guppy F503C(未参与评测);12、40mm延长管;13、检测目标
先来看一下其基本参数:
项目 | 5020M5M | FV- 5025 | SV-5018 | VS-TC1.5-70 | TEC-M55 |
焦距(mm) | 50 | 50 | 50 | WD=69.5 | 55 |
镜头类型 | CCTV | CCTV | CCTV | 远心镜头 | 远心镜头 |
分辨率 | 五百万像素 | 百万像素 | 百万像素 | NA=0.048 | 百万像素 |
最大光圈 | 2.0 | 2.5 | 1.8 | 15.6 | 2.8 |
支持传感器 | 2/3” | 2/3” | 2/3” | 2/3” | 2/3” |
接口 | C | C | C | C | C |
畸变 | <0.1% | <0.1% | 0.05% | <0.1% | <0.1% |
视场角/放大倍数 | 12.4°@D | - | 10°@H | 1.5x | 9.2°@H |
尺寸(mm) | φ38.5x44.9 | - | φ32x42 | φ31x67 | φ53x92.9 |
重量(g) | 152 | - | 100 | 42 | 320 |
成本 | 较贵 | 一般 | 一般 | 较贵 | 比较贵 |
因为VS-TC1.5-70是一款标准的远心镜头,结构与其它四款镜头都不一样,无光圈调整环,无对焦调整环,因此其参数与其它有出入也是正常的。看其它四款镜头,浩蓝的5025M5M是号称500万像素级的镜头,而其它的三款,均是百万像素级的。光圈上则SV5018高出许多,可以做到F1.8的大光圈。支持的传感器尺寸以及接口上,五款镜头都是一样的。均支持最大2/3”的传感器,标准C接口。畸变率上,则SV-5018表现略好一些,为0.5%,其它的为0.1%。而物理尺寸、重量上,因为镜头本身的结构不一样,如TEC-M55要大许多。所以这些参数上没有太多可比较的。如果需要认真的对比,则需要拿各厂商同样的镜头进行对比,那样才会有意义。我们这里重点测试的是镜头在500万CCD相机下边缘表现力如何。
先上五张以上五款镜头拍摄的原始图像
图2、BASLER PIA2400+AZURE 5020M5M(WD:53)+40ET+CSR-24-ICOB(LWD:-75mm)
图3、BASLER PIA2400+Utron FV-5025(WD:70)+40ET+CSR-24-ICOB(LWD:-75mm)
图4、BASLER PIA2400+VST SV-5018(WD:75)+40ET+CSR-24-ICOB(LWD:-75mm)
图5、BASLER PIA2400+VST VS-TC1.5-70(WD:70)+CSR-24-ICOB(LWD:-75mm)
图6、BASLER PIA2400+Computar TEC-M55(WD:75)+40mmET+CSR-24-ICOB(LWD:-75mm)
从整体上来看,各个镜头在同样的相机、光源条件下,成像上是没有太多差距的。如图7所示:
图7 各镜头成像整体上无差别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各镜头成像后边缘的表现情况,选择区域是轴上某个地方有些小“毛刺”的地方。如图8所示:
图8 选择的放大区域
下面将这些区域进行放大,查看其边缘表现情况,如图9所示:
图9 左上为AZURE 5020M5M镜头成像、中上为Utron FV5025镜头成像、右上为VST SV-5018镜头成像、左下为VST VS-TC1.5-70镜头成像、右下为Computar TEC-M55镜头成像
从图9中可以看到,边缘最好的是右上的VST SV-5018成的像,过度区域只有2个像素,毛刺也表现的很清楚。左上的5020M5M成像不如其它镜头的成像,过度区域大概有六七个像素;中上的FV5025则表现出了四五个像素的变化;左下的图的VST VS-TC1.5-70,过度区域有三个像素左右(因为拍摄时轴转动了,无“毛刺”);右下的TEC-M55则表有三四个像素的过度区域。利用我们相机评测中的知识,可以知道边缘过度区域越少越好。因此VST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中的表现最佳,因为其有更好的边缘过度区域。对图像处理会带来更好的稳定性。而5020M5M镜头虽然参数上是500万像素的镜头,但是从实际表现力来看,差强人意,难道这是国产镜头与国外镜头的差距?
我们这里重点只比较了各镜头在边缘成像上的优劣,并没有比较其畸变、景深、价格等方面的参数。因此并不能说某款镜头就一定比另的好。如TEC-M55的镜头虽然边缘表现力在这里不如SV-5018,但是其是一款Telecentric(焦阑的、远心的)镜头,因此其在同一视野里多目标物体拍摄时,肯定会有优势,因为其是远心镜头,可以做到看各个位置的物体都以相同的角度拍摄,而普通的CCTV镜头,中间的目标是垂直拍摄的,而边缘的目标则是倾斜拍摄的。如果在一些如引脚、针脚、PIN距等测试测量上,远心镜头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因此TEC-M55比SV-5018贵几倍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做这个测试,是为了验证,在同样的条件下,镜头对边缘成像到底有何影响。从中也可以知道,不同厂商的镜头在边缘成像上是有所不同的。而具体如何选择,还是那句话:看您的需求。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以达到测试测量的目的,并不是说镜头或相机本身越好,整个系统就越好。镜头、相机质量越好,成本也越高。
项目 | FV- 5025 | SV-5018 | VS-TC1.5-70 | TEC-M55 |
焦距(mm) | 50 | 50 | WD=69.5 | 55 |
镜头类型 | CCTV | CCTV | 远心镜头 | 远心镜头 |
分辨率 | 百万像素 | 百万像素 | NA=0.048 | 百万像素 |
最大光圈 | 2.5 | 1.8 | 15.6 | 2.8 |
支持传感器 | 2/3” | 2/3” | 2/3” | 2/3” |
接口 | C | C | C | C |
畸变 | <0.1% | 0.05% | <0.1% | <0.1% |
视场角/放大倍数 | - | 10°@H | 1.5x | 9.2°@H |
尺寸(mm) | - | φ32x42 | φ31x67 | φ53x92.9 |
重量(g) | - | 100 | 42 | 320 |
成本 | 一般 | 一般 | 较贵 | 比较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