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华视觉 手机微信QQ:13450001061 / 18038383457

视觉技术

3D打印首次应用于广州临床治疗:医生3D打印新骨头

文章来源:石鑫华视觉网时间:2022-08-25 10:40:25 点击:207

3D打印首次应用于广州临床治疗:医生3D打印新骨头

image.png

该院创伤骨科副主任曾参军展示3D打印仿真骨盘模型。南都记者邹卫摄

 

石鑫华机器视觉网:日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创伤骨科采用3D打印技术,为一名右侧髋臼骨折的患者完成模拟复位手术后,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髋臼,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当天即可翻身活动。

 

根据文献检索,采用3D打印完成术前模拟骨折整复手术并在腹腔镜下成功实施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世界首例。此次也是3D打印技术首次应用于广州临床治疗。

 

高处摔下后骨盆摔成多块

 

43岁的张先生,春节前因意外从3米高处坠落,致右髋臼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而右髋臼骨,为骨盆重要组成部分,该处破裂,完整的骨盆面临崩溃。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该处骨盆,已摔成了多块,且多处骨裂。

 

如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出血多、康复周期长,该院院长、骨科专家金大地表示,为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专家团队考虑利用3D打印技术,重建其骨盆。该院创伤骨科曾参军教授等专家,通过对患者骨盆进行三维重建模拟复位后,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数据测量,钢板预弯、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论证。钢板的弯曲幅度,与患者实际高度契合,每枚钢钉植入的深度也刚好符合固定和生物力学的要求。

 

打印件上练手后微创接骨

 

有了先期的11模拟手术对照,专家团队决定放弃传统的大开放手术,首创利用腔镜辅助下进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20-30厘米的手术切口,变成4个小孔;1000毫升的出血量减少成了80毫升的出血量……

 

专家表示,有了3D打印技术的前期支持,还大大减少了以往术中需反复预弯钢板及测量螺钉的时间。患者手术后当天就可以翻身活动,次日就能坐起来。复查钢板位置及螺钉植入方向长度与术前3D打印模拟手术完全匹配。金大地教授介绍,此次手术是世界首例髋臼骨折3D打印腹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

 

链接3D打印新骨头原料居然是玉米

 

此次该院使用的3D打印机产自德国,用于打印的材料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主要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并非普通塑料。该材料除了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溶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也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

 

根据国际、国内对于3D打印技术的延伸性研发,在打印材料等材料学研究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该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将更为普遍。比如对于切除部分骨盆的患者,我们可以用3D打印为其重建完整的骨盆。金大地表示。

首页
84162741QQ
联系